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基于虚拟代言人的网络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点击次数:2019-11-13 18:07:11【打印】【关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形势下,如何结合“事、时、势”,创新网络思政工作,增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对此,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网络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虚拟代言人“工小程”的拟人化塑造、亲和化表达和网红化运营,增强了学校网络思政育人的“沟通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生动展现和传播了学校形象,扩大了学校的品牌知晓度,提升师生、校友对网络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形成了一批在重庆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网络思政育人成果,将网络思政育人优势转化为了学生成长成才优势,引领重庆高职院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改革创新,在全国高职院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中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一、推出虚拟代言人“工小程”系列形象,拟人化塑造增强网络思政育人沟通力

  当前,高职院校师生在网络上沟通不畅,主要原因在于宣传思想工作沟通力不足,学生熟练运用网络语言在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发声,而学校主要利用校报、校园网等传统宣传阵地发声,学校官方发出来的声音因为不够活泼,学生很少关注,学校官方与学生的舆论场域间存在沟通“鸿沟”。

  为了弥合学校官方与学生的舆论场域间的沟通“鸿沟”,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官微运营团队结合学生的话语表达特点,于2015年6月推出了官微虚拟代言人“工小程”卡通形象,该卡通形象由艺设学院师生团队设计,头“戴”矿灯,脚“穿”圆规,大眼呆萌,色彩明艳,较好反映学校的传统专业背景和特色,一经推出,就深得师生喜爱。为更好贴近学生,官微运营团队对“工小程”形象进行了拟人化塑造,首开重庆高职院校官微拟人化运营的先河。2017年年初,官微运营团队结合鸡年这一主题,设计推出了新春版“工小程”形象,设计师在“工小程”的头顶加上鸡冠,使“工小程”化身为生肖鸡恭贺新春,惟妙惟肖,使“工小程”形象深入人心;2017年3月,在雷锋活动月到来之际,官微运营团队则结合雷锋的经典形象,设计推出了雷锋版“工小程”形象,并策划了推广文案:“我是工小程,我愿做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雷锋版“工小程”形象的推出,将经典的雷锋形象通过“工小程”的演绎转变为极具沟通力的形象,契合了青年学生的话语表达特点,为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提供了新载体。

 

 虚拟代言人“工小程”的塑造,打造了网络思政品牌

 

  工小程卡通形象

 

  工小程新春版卡通形象

  此外,官微运营团队还别出心裁,在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推出了汉服版“工小程”,以承办全国技能大赛为契机推出国赛版“工小程”,旨在用“工小程”形象“代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让师生在对“工小程”的认识和感知中,进一步熟悉了解并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

  

 

  可以说,拟人化后的“工小程”,已被塑造成一个“爱工程、爱卖萌、爱创新、可爱俏皮”的“小清新”人格化形象,实现了从官方虚拟代言人向学校虚拟代言人的转变,成为了学校毕业季、开学季和招生季的“宣传大使”,不仅拉近了学校官方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也实现了学校官方与学生群体的平等、真诚沟通,引起了师生、校友群体的情感共鸣,激发了师生、校友群体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近感,弥合了学校官方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鸿沟”,增强了网络思政育人的沟通力。

  二、创新虚拟代言人“工小程”话语体系,亲和化表达增强网络思政育人亲和力

  虚拟代言人“工小程”卡通形象推出后,我校官微运营团队根据学生话语表达的特点,对虚拟代言人“工小程”进行了“话语体系创新三部曲”,打造了专属网络文体“工小程体”,增强了学校网络思政亲和力。

  1.创新话语风格让学校网络思政接上地气

  在虚拟代言人“工小程”运营中,我校官微运营团队结合学生话语表达的特点,使用网络语言塑造出“工小程”俏皮、风趣的话语风格,并从师生关注的视角出发,结合学校中心工作,以“让每一份大工程情怀都能抵达你的内心”为理念,精心策划制作了“什么会议让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们千里迢迢齐聚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庆专题】从大工程毕业后,校友们都去哪了?现在过得怎样?打开地图,@工小程定位你的坐标吧!”、“号外:大工程学子迸发“洪荒之力”,斩获“挑战杯”全国一等奖!大工程创新创业‘洪荒之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力?”等微信专题,将看起来“高大上”的选题经过策划转化为师生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获得了学校师生和校外同仁的一致好评,也让师生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清新话语,摆脱了对学校新闻宣传机构官方话语体系“严肃”的“刻板成见”,让网络思政接上了地气。 

浏览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