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美高校利用网络加强学生品德教育

点击次数:2018-05-28 09:04:25【打印】【关闭】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交流、生活和行为方式及品德的形成等与包括校园网在内的各种社交网络、社交平台有着紧密的关联。美国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道德观、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交流、生活和行为方式及品德的形成等与包括校园网在内的各种社交网络、社交平台有着紧密的关联。美国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进行教育引导,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借鉴其经验,或有助于在数字化时代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及综合能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重视网络平台

  对大学生的影响

  为适应网络时代的社会变化和教学、交流需要,美国对网络环境下的学生道德教育、社交方法、行为模式等进行了探索。美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都较为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良好品质的培养,成立了全国性的“品德教育伙伴”组织,并呼吁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机构对实现公共目标的义务,扩大高等教育机构与所在社区接触。德育教育在美国往往被称为公民教育、政治社会化等。美国公民教育的核心宗旨是让大学生及其他社会成员认同和接受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政治思想、原则、制度,培育所谓“美国精神”,即爱国、乐观进取、勇于创新、崇尚个人奋斗的民族精神。

  美国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因特网和虚拟现实等电子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交流习惯,网络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绝大多数人都裹挟其中,年轻一代尤其如此。社交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式信息灌输模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大学教育环境。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校长迈克尔·克罗(Michael M. Crow)认为,网络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也让知识和信息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方法更加简捷,范围更加广泛,影响力更加巨大,效率不断提高。通过使用数字技术可以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办学费用。

  美国高校除了利用课堂、书籍、报纸、电视、博物馆等传播知识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爱美国”、忠诚于美国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以期保持美国的主流价值观、道德观等长期连续和高度稳定,还积极采取措施将网络平台融入到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工作中,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团队精神与社团管理能力等。

  建构完善大学生网络互动模式

  为了利用互联网进行品德教育,首先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提高高校师生的网络应用水平,美国各有关机构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重视网络硬件和软件建设。美国政府拨出专款资助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内容建设,帮助资金最不充足的学校早日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网络载体的建设范围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设、网络信息技能培训、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到2016年,美国高校教职人员办公室联网比例和教室联网比例均达到了100%,学生宿舍联网比例超过了90%,覆盖校园局部的无线网络达到了85%以上,美国大学会为学生提供许多一般软件的免费下载服务,对一些较为大型昂贵的软件也尽量提供初级版(limited version)免费下载服务,部分学校还会提供一些学习网站的免费使用权限,帮助大家补充必要的技能。美国对学生上网持开放自由态度,鼓励学生社团建立网站和虚拟站点。

  第二,完善网站运行管理模式,增强网络互动吸引力。美国大学不断完善网络平台、内容建设,并加强师生互动方式的创新,专门的网络管理队伍会及时调整和更新网络内容,不断创新丰富校园网络内容和互动模式。美国亚特兰大大学开发了“电子指导系统”,寻找能够同时综合在线网络课程和面对面课程优点的教学方法,给所有刚入校的新生设置了在线网络课程的完成目标。帮助老师利用网络数据分析、辨别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减少在实际研讨课堂上花费在复习和回顾基础知识上的精力和时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开发运行的“SPOCs”课程(“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既能与传统教学计划相结合又能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模式)。美国高校还注意加强对教师网络技能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利用网络与学生互动、沟通。

  第三,鼓励学生提高网络社团管理和网络社会服务能力。美国高校不仅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人生观以及知识技能等,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网络教学交流和建设主体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网站、网页的建设与管理,尤其是学生社团网站的开发和运行、网上栏目设计、信息选择等。鼓励大学生借助网络开展注册管理、新生服务、团队建设、家校联系、社会实践等工作,借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能力。

  第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和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水平。美国大学较为注意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安全意识教育、要求大学生遵守网络安全法规。美国有关高校信息技术教育标准的规定包含了社会伦理和人文方面的要求,推动网络德育的发展。如美国杜克大学为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因特网”课程;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也就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提出了声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规定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并专门制定了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向学生解释攻击计算机网络和发送伪造的电子邮件等行为是错误的。经过短期培训后,学生还必须参加一次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安全健康的站点;引导学生探讨电视节目、杂志、报刊专栏、流行歌曲以及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等。美国学校对学校电脑实行联网管理,上校园网也需要登录,学校计算机中心能监控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网络管理员随时可监控学生是否在学校网络上接触到不良内容。

  针对学生特点

  开展网络品德教育工作

  借鉴国外经验,有助于我们运用网络手段以更加贴近当代大学生思想和成长特点的方式,加强和改善思政教育。

  第一,致力推进网络技术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网络化对知识积累传播和人际交流模式均会产生巨大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变革创新、与时俱进。我国高校需要抓住“互联网+”机遇,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加速完善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第二,改善网络内容和互动方式,提高网络平台吸引力。为了提高校园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需要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共同参与校园网站平台建设。努力创新网络平台内容建设和交流模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革新思政教育工作,将校园社交平台同学校和院系网站以及一般网络教学手段如慕课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网链,利用社交网站特有的群组功能和公共网页功能等,主动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同时,也要提供充实、新颖、完整的教学和文化内容,提高校园网络传播思想正能量的吸引力。

  第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与和运用社交网络的能力,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平台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的各方面。努力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校园生活、职业规划和成长需求的分析和设计,覆盖到教学服务各环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第四,注意提高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与安全意识,维护网络安全和健康。高校应充分认识网络平台的双刃剑作用,建立防火墙,网上网下合力联动,对校园网络实施有效监控和预警,弘扬正能量,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情操,防止负面事件发生。 

浏览相关内容: